满洲里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没有县城,万万不能 [复制链接]

1#

一个地方要想拥有姓名

一定要有独特的记忆点

四川的记忆点是爱吃辣

广东的记忆点是爱吃人,而且专吃福建人

黑龙江的记忆点是极易传染的东北话

而内蒙古进入大众视野

靠的则是各种奇葩的传闻和误解:

内蒙古人都是蒙古族人?

赤峰人就是会说东北话的内蒙古人?

呼和浩特、乌兰浩特和锡林浩特傻傻分不清楚?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捂住嘴尽量不笑出声)

相信这一切都是因为

内蒙古实在太太太太太长了

才会给广大网友带来这么深的误会

今天,小编就要和大家说说

内蒙古因为太长,造成了哪些差异

内蒙古到底有多长?

这么和你说吧,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面积相当于一个浙江省。

从国内来看,内蒙古比浙江+江苏+福建+安徽+辽宁+山东+山西+河南+宁夏+海南还要大一点;

从世界来看,内蒙古=3个日本=4个英国=11个韩国=2个巴黎。

如果有机会坐火车去内蒙古的话,你会发现从额满纳到满洲里坐了50个小时的火车,没到内蒙古,一觉醒来后,还没到内蒙古……

长到有时差

内蒙古最东边和最西边有近两小时的时差,真的不是在吹牛!

上初中时,地理老师就告诉我们:“经度每差一度,时间便相差4分钟”。内蒙古东起东经°04′,西至东经97°12′,横跨经度28°52′,东西直线距离多公里,时间相差分钟。这就意味着呼伦贝尔都天黑了,阿拉善才是黄昏。

不包邮,因为内蒙古实在太远了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飙升,网上购物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一件很平常的事,人们动动手指就可以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但是内蒙古的小伙伴们却发了愁,因为内蒙古不包邮!花钱剁手不说,还要自己出邮费,这让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内蒙古为什么不包邮?从内蒙古的东部送一个快递,光是直达西部的距离,就足够快递员横跨浙江、江西、湖南、贵州、云南这5个省份城市了,就算是省内包邮,还要老板额外开恩呢~

方言不通,恋爱“告急”

听到过一个悲伤的故事:一个呼伦贝尔的小伙爱上了一个阿拉善姑娘,却被姑娘无情拒绝,理由竟然是方言不通,没法谈恋爱。

其实,在内蒙古的中西部,大部分人受走西口的影响,和陕西、山西等地的方言比较接近;在其东部则是闯关东所带来的方言,与东北三省方言相同。此外,还有部分西部地区使用兰银官话,与西北地区相同。

通辽人民的一句“嘎哈呀”,场面顿时风云变幻,让你误认为身在东三省。包头人会说东北话但他们是内蒙古人,说陕西话、陕西话和甘肃话的也有可能是内蒙古人。

都是内蒙人,但方言不相通,大家只能用普通话来统一交流~

饮食不同也能快乐约饭

由于内蒙古跨幅广阔,接壤众多省份,不同地域的美食文化在此汇合交融。

内蒙古东部与东北接壤,饮食习惯基本与东北人无异,在通辽、赤峰这样的东部城市,猪肉炖粉条、锅包肉等才是根正苗红的家常美食。

但内蒙古中西部的饮食习惯则更偏向西北人,既有奶茶、马奶酒、烤全羊等独特风味美食。

也有焖面、烩菜和烧麦,在饮食中碰撞火花,别有一番风味~

怎么样,内蒙古有多长,你get到了吗?

是不是已经忍不住想要去内蒙古看看了?

打开腾讯地图,搜索你想去的城市

一份详细的游玩攻略等你查收~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2#

今天,看《冬泳》。为了有一定的阅读姿态,决定把话说明。

盘锦豹子在灰色的居民楼和人中间一道火光一样从裂开的风中出世;

人们在一边咳嗽一边瞪大眼睛数白骨,而肖树斌在隧道里挥舞着红缨枪高唱:“我们的海狮劈波斩浪”;

两个成年人指标长眠于水草——我醒来并不觉得荒凉,因为同一个生活场域里的人总要相见,早晚而已,我们横冲直撞一遍然后殊途同归,水里见。以上是几个主要故事。

因为今天也看了《大象》,有意无意的也要把两件文本联系起来。不太清楚大象讲的是哪里的故事,总之是北方,但其实具体在哪里也不重要。东北和华北一带的文艺作品,只要都带着朋克怀旧和血性颓废的灰色眼光来看,气质都是那么相似。

就像如果有一天我在陌生的地方醒来,有人甩给我一个地名:你在xx,我不会轻松多少;但如果打开窗看到穿着皱皱的皮衣抽烟的男子,有没有阳光都睁不开、看不清里面有什么东西的眼睛,绝望的妇女,雾和霾,褪色的舞厅招牌,靠近垃圾桶的酒局里胀着肚子大杀一方的人,灰色的墙,又一面灰色的墙,西北风,野外孤鸿——我会松一口气,因为知道在什么气质的地方,好像知道了接下来会发生的一切:有人死,有人跑路,有人不知道到哪里去,所以具体在哪不重要、也不令人紧张。

图源大象席地而坐

我想管这种气质叫县城美学。

因为是一种气质,所以县城绝对不是一个行*概念,从最城市或者最农村的地方扒下来一个县城的角落都不会太难。城市和农村向相反的意识方向飞驰,视角拉远,县城在中间不知何去何从,所以稳定,越来越沉,抬头看到生活被倒挂。

就像家里很快多了一个宫廷紫铜火锅,煤气灶打开的时候龙在锅底杀气腾腾,而放在锅里的酸菜鲜嫩翠绿,像春天。

当然,北方和南方的县城美学完全不同。北方是万青、下岗潮、东北、白日焰火、班宇、老舅、华北浪革、树先生,南方对我则主要是毕赣、南方车站、重庆和湿润的方言。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图源路边野餐

我一直痛恨自己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老家,从出生开始漂在城市的油面上,所以缺乏乡土感。不过多少去过一些北方这样的地方,满洲里、哈尔滨、蓝田、临夏,所以能打开一两条神经。但南方还是将来要去,不然就是只能看见,但打不开。

说回文本。《冬泳》和大象很像的地方在于总有人死,很多人,但绝不是战争片或者悬疑片式的“砰!”一声,然后故事就此转折或结束,或让观众瞳孔猛的一颤。

这些故事里的死亡也不该被放上任何故事之外的道德评判。争取暂时不把它直接联系到血腥和终结,只从一件事本身来看,整个粗粝的故事就会合情合理。

死亡在这些故事里并不是谁的结局,不是勾引观众生发遗憾或悲痛的药引子——换句话说,它不是故事的一部分,而是人的一部分、是气质的一个标签或者碎片。当然,这和讲述方式高度相关。在大象里,一只狗的死亡都比一个人跳楼要更令人揪心。讲述者骄傲地把一看到死亡就着急流眼泪或者疾声大呼的观众按了下去,让他们都变成一记闷音。这是县城故事里死亡的意义。

今天先到这。县城小得夸张,但东西永远看不完。我一直觉得,如果给现在的自己制作一个副本、掰开揉碎了来看,我的本质里应该有一部分就县城的。

事实上,我觉得每个人都有县城的一部分,在一边是斗志昂扬和清醒、一边是彻底绝望和沉睡的黑白光谱中间,不少时候我们掉进了一片灰色,这就是县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