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里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南腔与北调品读中国 [复制链接]

1#

点击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免费
  方言首先分南北。


  南北方言不一样。


  中国历来就有关于南方和北方的种种说法,比如:

南辕北辙

南征北战

南来北往

南下北上


  这些说法,都不能颠倒或互换。比如:

北辕南辙×

南战北征×

北来南往×

南上北下×


  同样,南腔北调也不能说成是南调北腔。


  奇怪!为什么南是腔而北是调呢?


  先得搞清楚什么是北方话,什么是南方话。

北调一盘棋


  北方话就是北方方言,分为四大次方言:

华北方言,比如北京话、东北话、天津话

西北方言,比如陕西话、甘肃话、银川话

西南方言,比如四川话、云南话、贵州话

江淮方言,比如南京话、蚌埠话、九江话


  这四大次方言,都是北方话。


  就连湖北话,也是。


  北方方言区覆盖面大得吓人。长江以北,长江以南镇江到九江,云、贵、川,湖北大部,湖南西北,广西西北,除了其中的少数民族地区外,都是北方方言的一统天下,大约占据了全国汉语地区四分之三的地盘。


  就连海南岛,也有一小块北方方言区。


  说汉语的人当中,七成是说北方方言的。


  这可真是四分天下有其三。

南腔万花筒


  南方话则是六种或七种方言的总称。


  它们是:


  
   吴语,比如苏州话


  
   湘语,比如长沙话、双峰话


  
   赣语,比如南昌话


  
   粤语,又称广府话


  
   闽语,包括闽南话和闽北话


  
   客家话


  


  以上共六种。


  如果把闽语再分南北,就是七种。


  但不管六种还是七种,都与北方方言平级。


  因此,有汉语七大方言和八大方言两种说法。


  七大方言,南方六种,北方一种。


  八大方言,南方七种,北方一种。


  这样一比较,就很清楚:

北方方言:

品种单一,覆盖面大,使用人数多。

南方方言:

品种繁多,覆盖面小,使用人数少。


  结果是什么呢?


  南是腔,北是调。

腔调之别


  什么叫“南是腔,北是调”?


  就是说:

南方话与普通话的区别在腔

北方话与普通话的区别在调


  比如。


  北方话有的读如爷,有的读如叶,都是ye。腔一样,调不同。


  南方人却可能读如雅,腔调都不同。


  所以,从满洲里到昆明,空中直线距离三千五百公里,从南京到酒泉,也有两千公里,相互通话却没什么困难。要做区分,只要琢磨那调就行了。


  南方人跟南方人,却可能鸡同鸭讲。


  比如吃饭的。


  北方人说话,怎么听也是吃,也就是调门有高有低,声调有长有短。


  南方人呢?


  说什么的都有:

七、恰、夹、塞、噎、携


  反正就不是。


  还有,湖南人把“捆扎”叫tiá,把“劳累”叫niá,连个同音字都找不到,你听得懂?


  怎么样,南腔北调吧?


  结果,南方人说普通话就很困难。


  比如这段名言:


  我死了还有子,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


  一个闽侯人在朗读时,因为实在改不过腔来,便念成了:


  我死了还有煮,煮死了还有酸,煮煮酸酸是没有穷尽的。


  这还是说“普通话”。


  要是说家乡话,那就更麻烦了。

一起念念


  南方话用词也五花八门。


  比如第三人称,北方方言区都叫他。


  南方呢?


  有叫“伊”的(吴语、闽语)


  有叫“渠”的(赣语、粤语、客家话)


  还有叫“伲”“其”的(吴语)


  又比如祖母,北方基本上一律叫奶奶。


  南方呢?


  有叫“娘娘”(温州)的


  有叫“婆婆”(南昌)的


  有叫“阿妈”(厦门)的


  有叫“阿嬷”(广州)的


  有叫“依嬷”(福州)的


  有叫“细爹”(岳阳)的


  还有叫“娭毑”(长沙)的


  你弄得清?


  最可笑的,是广州人管父亲叫老豆。老爸如果是老豆,那咱们是什么?豆芽菜呀?写成“老窦”也不对。老爸是大窟窿,咱们是小窟窿?


  南方人说话还颠三倒四。比如:

“死人咸”


  什么意思啊?死人只会臭,怎么会咸呢?腌鱼吗?


  原来,这是闽南话。


  意思是:咸得要命,咸死人了。


  所以,听南方话就跟听外语似的,恨不得找个翻译来才好。

以上内容出自最新

《易中天品读中国:大话方言》▼

国粹粉丝专享价:¥元品读中国万事万物,都在这六本书里。

《易中天品中国》

全六册

品读中国万事万物

都在这六本书里

长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